听新闻
放大镜
检+医组合小家庭,这对九零后夫妻的抗疫故事
2020-05-21 08:47:00  来源:赣榆区人民检察院

  周丽是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检察院的一名未检干警,她的爱人徐栋是赣榆区中医院脑病科的一名医生。二人都是山东人,2015年,周丽在硕士毕业后到了赣榆区检察院工作,在结束了长达三年的异地恋后,因为一句“你去哪里,我也去哪里”的誓言,2018年下半年,徐栋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后也毅然选择了到赣榆工作。生活稳定后的二人像许多其他平凡的恋人一样买房、结婚,并因2019年3月份一个小生命的诞生,成为幸福的爸爸妈妈。

  生活中,二人都在工作岗位上踏实勤勉,工作中遇到困难也会互相鼓舞打气。徐栋经常调侃说:“咱俩工作性质是一样的,你是用法律挽救失足少年的灵魂,矫治他们的不良行为,我是用医学救治病人的身体,减少他们肉体的疼痛。所以,咱俩都是‘救人’哇。”周丽听后都会会心一笑,赞许地点点头。

  

  2019年年底,徐栋得知周丽要去为赣榆区班庄镇古城村的留守儿童上一堂假期安全法治课,再三叮嘱要在法治讲座外给孩子们讲明“七步洗手法”的重要性,周丽按照他的要求做了,在后期疫情严重影响到复学复工时,她暗自佩服丈夫有“先见之明”。

  2020年春节过后,受疫情的影响,赣榆区检察院通知大家暂时居家办公,避免人员聚集。但是徐栋的工作却愈发忙碌了,因为全市指定的一批设有专门发热门诊的定点医疗机构,其中就有他所在的赣榆中医院。1月22日,为保证人员在岗在位,通讯畅通,徐栋被单位通知取消放假,正常上班。妻子周丽默默承担起照顾老人和小孩的重任,她认为努力照顾好自己的“小家”,就是对丈夫最大的支持。

  3月中旬,全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内防反弹,外防输入”成为抗疫新的工作任务,为了做好该项工作,赣榆也为国外务工返乡和留学返乡人员指定了专门的隔离观察点。按照工作安排,徐栋被通知要去隔离观察点封闭工作一个月,摆在他面前的是一道家庭难题:妻子虽然还在哺乳期,但是也参加了本地社区卡点的执勤工作,执勤时常常是早出晚归,且母亲年迈行动不遍,不满周岁的孩子还不会走路,如果自己去了隔离点,老人和孩子谁来照顾呢?周丽看出了丈夫的犹豫,她鼓励徐栋说“国家需要你,你就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呢,反正我们都年轻,多累点没啥”,朴实的语言让徐栋感动和心安,就这样他连夜收拾好换洗的衣服就奔赴了“战场”。

  因为工作需要,徐栋剃成了小平头。在隔离点的工作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虽然在隔离点的人员都是接受观察的人员,但是由于国外疫情形势严峻,待观察人员是否感染不确定,医护人员也都时刻警惕,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由于医护人员紧缺,徐栋每天的工作任务就是穿上一层层严密的隔离服,为接受观察人员测量体温,为他们送饭和科普知识,以及清理、打扫他们每天产生的垃圾等。随着天气转暖,气温升高,每次下班脱下厚厚的防护服,徐栋都是浑身湿透,双手浮肿,脸上也留下深深的压痕。因为隔离靴质地偏硬磨脚,而他每天都要在多个隔离房之间来回奔走,导致双脚大拇指的指甲都被挤磨得渗出血渍来,里面的淤青至今还未完全消失。当得知这一情况后,周丽专门跑了好几家鞋店为他挑选了一双舒适的帆布鞋,并委托执勤人员送给他。

  

  在这短暂而漫长的一个月里,最令徐栋心酸的事情不是工作的苦累,而是期间妻子发给他的一条微信消息:“我问儿子,妈妈和爷爷奶奶在哪,他都能很准确地指认,但是当我问他爸爸呢?他却很茫然……”,在一个父亲的心中,暂时缺位了陪伴孩子成长令他感到小小的遗憾。当然,也有令徐栋开心的事情,那就是因为工作的高强度,居然让他之前很难减掉的体重轻了八斤,也算“因祸得福”。

  徐栋本地抗疫回来,转眼到了芳菲四月,如他自己学医从业后所述“饮冰十年,难凉热血”,看到被隔离人员顺利解除观察,回归社会,他体会到了此次身为“逆行者”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对“医者仁心”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复学在即,为了给孩子家长和学校温馨提醒返校注意事项,赣榆检察院专门录制了一期《神兽归笼,你准备好了吗》为主题的视频,周丽在视频中作为讲述人,也在这个加长版的寒假期末尾贡献了自己一份绵薄之力。而后,这个“检医组合“的特殊小家庭也渐渐恢复了往日平静的生活。

  每一部磅礴的乐章,都由一个个动人的音符组成,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中,每一个人都是亲历者,见证者,也都以自己的方式做出平凡抑或不平凡的努力与贡献。

  万物向阳,疫去花开。这对九零后小夫妻说,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地长大,他们也会在岗位上继续当好“守护者”,发挥光和热。

  编辑: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