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这份“高薪”差点送大学生进高墙
2025-04-28 09:52:00  来源:徐州检察发布

  2022年夏天,刚毕业的小林(化名)和6名同学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踏入了招聘会。一家“科技公司”开出了诱人薪资,承诺“轻松对接国际业务,提成丰厚。”面试官侃侃而谈:“我们是跨境电商,卖的是国外高端卷烟纸,客户遍布全球。”面对“高薪+国际化”的光环,这群年轻人毫不犹豫地签下了合同。?

  谁也没想到,这份“理想工作”背后,竟是一条横跨六省的制假黑色产业链……?

  入职后,公司要求小林等人在亚马逊、速卖通等平台上传产品链接,用“正品1/10价格”吸引海外客户。起初,小林觉得不对劲:“这些烟纸和国外某知名品牌烟纸几乎一模一样,连水印都分毫不差!”但主管轻描淡写:“这叫‘高仿’,国外客户就认这个,别打听那么多,赚钱就行。” ? 随着订单暴增,公司分工愈发明确:生产工厂和包装印刷车间不仅跨省,更是各自独立运行。小林等人只需每天盯着后台数据,将成箱的“品牌烟纸”通过货代发往海外。不到一年,团队销售额突破千万,小林也拿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

  直到2023年4月,新沂市公安局突袭工厂,查获卷烟纸207万余册、包装纸224.6万余个,侦查发现涉案非法经营市值高达1亿元。小林和同事被公安机关传唤时,才惊觉自己成了“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的共犯。 ? “我知道做假货可能违法,但没想到会涉嫌犯罪,我才刚大学毕业,我不想坐牢……”审讯室里,7名年轻人崩溃痛哭。新沂市检察院经审查发现,这些年轻人仅是听从指挥的业务员,考虑到应届毕业生初入社会、法律意识淡薄等原因,综合自首、从犯、认罪认罚等情节。2024年11月,新沂市检察院对7人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但不起诉不等于没有代价,这次的经历将成为他们职业生涯和人生的永久警示。 ?

  而主犯罗某某等22人以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和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被新沂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中。

  检察官提醒:这些“坑”,年轻人千万别踩

  1.求职需警惕“高薪陷阱”:若公司业务涉及“高仿”“尾单”,务必核实资质,远离侵权。

  2.认准“注册商标”:购买商品前,可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查询商标真伪。

  3.法律不纵容“无知”:即使是被动参与,也可能构成共同犯罪。

  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