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工作的法规与标准

2011/12/26   点击数:1002

[作者] 图谋博客

[单位] 图谋博客

[摘要] 档案工作法律。(1)宪法。第22条:“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艺术事业、新闻广播电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其他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2)专门的档案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1987年,1996年修订。该法共有6章27条,包括总则、档案机构及其职责、档案的管理、档案的利用和公布、法律责任、附则。(3)其他法律中关于档案工作的条款。刑法、刑事诉讼法、文物保护法、专利法、统计法、经济合同法、会计法、保密法、著作权法等法律中都有关于档案和档案工作的条款。

[关键词]  档案工作 法规 标准



摘编自:朱玉媛 编著.档案学基础(2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7:90-105

1 档案工作法规

分为档案工作法律、中央档案行政法规、中央档案行政规章、地方性档案工作法规、地方性档案工作行政规章等五个层次。

档案工作法律。(1)宪法。第22条:“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艺术事业、新闻广播电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其他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2)专门的档案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1987年,1996年修订。该法共有6章27条,包括总则、档案机构及其职责、档案的管理、档案的利用和公布、法律责任、附则。(3)其他法律中关于档案工作的条款。刑法、刑事诉讼法、文物保护法、专利法、统计法、经济合同法、会计法、保密法、著作权法等法律中都有关于档案和档案工作的条款。

2 档案工作制度

是在档案工作中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

根据指定档案工作的级别可分为国家档案工作制度、本系统的档案工作制度、本地区的档案工作制度、本单位的档案工作制度。

根据档案工作制度的不同作用范围,可分为基本的档案工作制度和具体的档案工作制度。

根据档案工作制度的内容可分为立卷归档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档案利用制度、档案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等。

档案工作制度的建设,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包括不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原则;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紧密结合本系统、本地区、本单位实际的原则;相对稳定的原则;先立后破原则。

3 档案工作标准与标准化

档案工作管理标准,是关于档案工作管理的方法、时间、程序、规程、档案工作任务的安排、人员及财务的使用与分配等方面的标准。档案工作管理组织标准是用来组织档案机构工作过程的依据和手段,是使档案机构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实现组织管理科学化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制定的此类标准有:机关档案管理定级升级标准、综合性档案馆定级升级标准、企业档案管理定级升级标准等。

档案工作技术标准,是指为档案工作的各项业务环节设计的技术性标准的集合体,是档案工作标准的主要内容。档案工作技术标准主要包括:档案库房建筑标准、档案装具标准、案卷质量标准、档案馆代码编制标准、档案收集标准、档案分类标准、档案著录与目录组织标准、标引语言与标引规则标准、档案名词术语标准、档案整理标准、代号代码标准、档案缩微复制标准、档案保管与保护标准、档案统计标准、代号代码标准、照片档案管理规范、全国革命历史档案采集标准、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等。

从世界范围来讲,制定和颁布档案工作标准的级别主要可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专业(部颁)标准、地方标准。从我国范围来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1987年颁布时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级,2007年新修订只有三级,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与此相应,我国档案工作可分有四种标准,即国家档案工作标准、行业档案工作标准、地方工作标准、企业档案工作标准。

制定档案工作标准,一般需达到指标先进、技术合理、条款适用的要求。为达到这一要求,主要应遵循统一协调、详简得当、科学先进、经济实用等原则。

我国已经制定、颁布的工作标准主要有《档案著录规则》等数十种,此外还制定和颁布了一些地方标准和部门标准大都处于试行、试用阶段。

原文连接:http://libseeker.bokee.com/viewdiary.59228335.html